语言不是沟通工具的唯一途径,主要是针对低功能特别是无语言或者语言弱的孩子沟通替代方案,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1.当孩子小时,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想办法发展出语言表达能力
2.当孩子达到一定年龄,还没有语言,有那些方法可以代替简单沟通
一、我的孩子还不会说话,问自己几个问题:
1.孩子现在几岁?
2.孩子能够发出声音吗?
3.孩子能发出几种声音(声母和韵母)?
4.孩子怎么表达需求?(记录孩子的需要表现形式,以求对症下药,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二、低龄儿童(2-3岁)帮助孩子发音(幼龄孩子优先帮助发展口语能力)
1.先咨询医生,确认孩子没有器质性的障碍
2.基础性的先备技能的训练(注意力、模仿能力)
注:模仿是语言的基础
3.经游戏的方式增加一些口部肌肉的训练,可(如舌头的灵活性、吸的能力、吹的能力)
吹气能力的逐步塑造:(1)嘴型要求:宽松——准确;(2)气息要求:弱小-持续
三、扩展发音数量:(低龄儿童2-3岁)
1.提升孩子发音动机,一旦发音就大力强化
2.尽可能扩展发音数量,更多的声母和韵母(不要求有社会意义)
3.在此阶段不要将特定发音的社交功能进行配对。
四、帮助孩子构音,提要求(低龄儿童2-3岁)
1.帮孩子组合已有的声母,韵母,通过仿说将其与提要求进行配对,例如“爸爸”——在慢慢发展塑造成“抱抱”
2.不强求孩子发音准确和完整,单字或者类似音部可以接受,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孩子通过强化知道讲话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或者活动。
3.提要求
五、家长容易犯的错误(低龄儿童2-3岁)
1.过早的追求有意义的发音
2.过早让孩子使用万能发音、词语(帮,拿)
3.只重视准确度的塑造,忽视了强化
4.重质轻量(提要求第一、数量第一)
但是,一定要知道,确实是有一部分重度的孩子可能没有语言,或者非常有限的语言、不可辨识的语言。自闭症孩子最早要训练的能力就应该是提要求和表达需求的能力。小龄孩子需求还以物质为主,家长一般比较好知道,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很难猜到了。如果孩子的需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和理解,会激发出比较强烈的问题行为,对中大年龄的孩子尤其如此。
六、语言并不是沟通交流的唯一手段
1.手语(不适合自闭症孩子)
2.肢体语言
3.图片(适合孩子)、文字表达
七、使用辅助沟通工具
1.家长推导语言能力和语言替代工具之间的关系:因为讲话对孩子很难,所以使用图片等替代工具很容易,孩子使用图片等的替代就更不愿说话了,这就行成了家长不愿意使用PECS的原因。
2.要相信科学而非直觉:1.辅助与替代方法可以给儿童一个表达需求的途径.2.科学系统的辅助方法(例如PECS)还可以帮助低语言能力的孩子提升语言能力。(PECS对低语言能力的孩子可以起到一个视觉辅助的作用)
注:PECS可以在孩子3岁时就引入体系,它可以帮助孩子短时间多频次的训练,时间段为一次5分钟,一天10次,其它时间可以用来做语言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