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说话有早有晚,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两岁就可以与成人进行简单对话, 而有的孩子自从学会叫“爸爸、妈妈”后,便没有任何进展了。
怎么引导才好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孩子的语言发育时间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用实际行动去回应宝宝的话
跟宝宝交流的时候,认真的听宝宝讲话,同时还要用你的眼神和表情去告诉他,你在认真听,让宝宝感受到你的尊重,而不是敷衍。
比如:当宝宝去公园玩回来,跟你分享他在公园遇到了一只很漂亮的蝴蝶,你可以笑着问问他,是在哪里遇到的,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呀?
而不是让他自己兴冲冲的讲,你时不时嗯啊应一句,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表达的信心。
适当的补充
当孩子跟你分享事情,说到一半的时候词穷了,家长一般都可以猜测出孩子的意思,这时候,家长可以用疑问的语气补充孩子未说出口的词汇。
比如:孩子跟你分享今天吃到的美味蛋糕。
“今天跟奶奶去阿姨家吃蛋糕,阿姨家的蛋糕超级好吃,好吃得~呃~”
这时候你可以笑着问“你是不是想说好吃得想把舌头都吞进去呀?,还记得之前妈妈跟你看的电视吗?那个小丫鬟说,好吃得恨不得把舌头都吞进去啦!”。
当发现孩子在一个地方卡住之后,除了帮孩子补充他忘记的词汇,还要多给孩子温习一下这个词汇,这样孩子会比较有印象,下次就不会忘记了。
不要轻易打断孩子
当孩子说话的时候出现了表达错误,家长不要着急着打断或者纠正,可以等宝宝说完之后在轻松的氛围下说出宝宝的错误之处并讲解原因。
比如:宝宝指着远方远远的楼顶,对着妈妈说:“妈妈那个楼顶好像糖糖圈哦~”。
你可以回答:“是像糖糖圈还是甜甜圈呀,妈妈觉得像甜甜圈呢!”
非常轻松的指出了孩子的错误并且不会让孩子感到尴尬,而且孩子听到你这样回答之后还会觉得自己好笑并哈哈大笑,如果你直接呵斥孩子“甜甜圈就甜甜圈,什么糖糖圈,怎么这么笨”这样就会很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失去表达自己的欲望。
苒,不知不觉中,紧张繁忙的一年即将过去,或颓废,或激情。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各项工作流程展开工作,恪尽职守,目标明确。
模仿孩子说话
模仿孩子说话通常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且起到鼓励孩子说话的目的。
比如: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对着你“啊啊啊啊”的喊,你可以回他一个“啦啦啦啦”,当他指着桌面上的饭菜说“饭饭”的时候,你可以跟他说这个是“饭菜”要“吃饭了”等等。
多说名字
平时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多叫孩子的名字,等孩子开始懂得你是在叫他的时候听到你叫他名字就会很开心。
除了名字之外,还可以多跟孩子说一些名词,比如摸摸宝宝的鼻子告诉他这是鼻子,摸摸宝宝的耳朵告诉他这是耳朵。孩子爱吃的水果、玩具、日常用品等等。
多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孩子小时候话还说不好,总是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当孩子不说话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家长可以装作不明白孩子的意思,引导他说出想要做什么。
比如:宝宝想喝水了一直把手伸向桌子上的水杯,妈妈可以抱着他问“宝宝是想要喝水吗?还是想要别的玩具呀”如果宝宝不应你,还是一直保持伸手要拿水杯的动作,你可以告诉他“水杯是用来喝水的,以后想喝水跟妈妈说好吗?”。
运用肢体语言和场景
宝宝的理解水平有限,动态的肢体表达、图片的配合及真实的场景,可以帮助宝宝迅速记住词语和词义之间的关系,让交流变得更轻松有效。
亲子互动
爱玩是每个宝宝的天性,家长将刻意的语言训练运用到和宝宝玩耍的过程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不同场合的语言交流,会在宝宝成年后,依旧记忆深刻。所以,多带宝宝出去走走,见识不同的人和事,尽量多的在和宝宝互动做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才是好的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