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孩子不专心、多动,原因是?
2022-02-10
来自:
沈阳市铁西区希望之星教育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363
孩子坐在教室里,老是动来动去的,就是没办法乖乖坐在椅子上,好像一只小毛毛虫一样,扭来扭去、动来动去的。
手脚就像不听使唤一样,老是不停的东摸摸、西碰碰,干扰到其他小朋友。即使已经不停的提醒孩子,但是不到几分钟后,又故态复萌。其实坐不住和过动不是等号,有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
对于有【姿势控制】困扰的孩子,他们无法维持自己身体的稳定度,也因此导致身体出现不自主的动作,而常常干扰孩子在教室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站着」比「坐着」舒服,「跪着」又比「站着」舒服,所以经常会被学校老师与父母所误解。因此,在教室里就会出现上课时,容易看到孩子会有想要站起来的情况出现。当孩子在婴儿时期的爬行经验较多,可以促进【核心肌肉稳定度】的整合,让孩子在四岁时,可以发展出良好的「姿势控制」能力。
颈部张力反射是大脑反射机制,要让我们在头转动时,就能够伸手去拿取物品,并会在4岁左右整合完全,让头部转动与手脚动作分开,不受影响。但反射未整合完全,当头部转动或抬头、低头时,手脚会不自觉的动来动去或者会把椅子翘起来,无法维持固定姿势,让他人以为孩子不专心、坐不住,但其实是当他们想要专心在课堂或作业上时,就无法去压抑住反射。因此,要让孩子有好的专注力,应先协助他们将颈部张力反射整合。上背肌可以让我们在坐姿时挺直躯干,而当上背肌力量较弱时,会由腰部的肌肉来帮忙。腰部肌肉群较为薄、细长,顶多维持一下后,就累了,此时就会左、右、左、右交换支撑,看起来就像一条小虫一样扭来扭去的。此外,由于上背肌力量小,容易会有驼背,或者想趴在桌上的情况,让他人误以为不专心。孩子总是跑来跑去、动来动去,好不容易请他坐好完成功课,很快就跑到一旁蹦蹦跳跳。这可能是由于孩子的【前庭刺激】需求量高,并非孩子故意调皮捣蛋。前庭刺激的需求量较高时,平常的活动无法满足他们,应需额外再安排一些活动给孩子。让孩子有效率的获得足够的前庭刺激量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坐不住并不代表是调皮捣蛋或者多动症,而是有些因素让他们想要维持坐姿很不容易。家长能够体谅孩子并且协助孩子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