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捻捻转
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目标:锻炼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发展捻的动作。
游戏操作:找一个小一点的药瓶盖,橡皮的、硬塑料的都可以,在瓶盖的正中间扎个小眼,把牙签插上,这样一个简易的捻捻转就做好了。
玩的时候,妈妈可以先示范着转,然后让宝宝尝试着转。
做捻捻转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牙签和圆黄瓜片、牙签和圆胡萝卜片等都可以做成。
2、轱辘轱辘
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目标:培养手口一致的协调能力与手指的运动能力。
游戏操作:在胸前作绕线动作,接着分别做出不用的手指动作。
如轱辘轱辘剪,就是在绕双拳后,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样子;咕噜咕噜一,在绕拳后伸出一个手指头,妈妈可以鼓励宝宝自我想象作出多样的手势。
3、弹杏核
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目标:能锻炼宝宝手指灵活运动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操作:准备一些干净的杏核,随意地撒在桌面上,让宝宝用食指拨动一个杏核去碰击其他的杏核。
刚开始,妈妈可引导宝宝弹杏核间距离短的,这样孩子能建立自信,慢慢地再弹远一点的。
4、纸飞机
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目标:锻炼手和手臂的力量。
游戏操作:在整天玩电动飞机的同时,爸爸不妨“低碳”一下,为宝宝叠一架纸飞机,画上机翼、机头等,让孩子在宽阔的空间中尽情地玩耍,让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别看纸飞机简单,它对宝宝身体的锻炼可一点不亚于电动飞机哦!
5、数字拍手歌
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儿歌创编能力,锻炼与他人配合进行手部运动的能力。
游戏操作:“你拍一,我拍一”的儿歌拍手游戏伴随我们一代代长大,如今拍手游戏依旧在继续,只是拍手时所唱儿歌的内容却出现了很多个版本。
有关于安全教育的、有关于习惯培养的等等,妈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儿歌让宝宝学唱,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和宝宝一起来创编一个,让宝宝记忆里有首自己专属的儿歌。
6、砍白菜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游戏目标: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宝宝语言、合作、运动综合能力。
游戏操作:妈妈和宝宝面对面蹲着,扮作“白菜”,爸爸则扮成“砍白菜”的人围着白菜转。转的过程中一家人边拍手边念“砍白菜”儿歌,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爸爸用手在一棵“白菜”的根部即腿部砍一刀,之后“白菜”站起并跟在“砍白菜人”身后,砍菜人继续砍,直到砍完后拉着“白菜”去卖。
游戏角色可以互换,游戏内容也可以灵活变动,如还可以玩“拔萝卜”的游戏,即拔萝卜的人把萝卜从臂弯处拔起。
砍白菜的儿歌为:砍、砍,砍白菜,白菜长个圆脑袋;爸爸(妈妈)过来砍一刀,明天送到菜场卖。(咔嚓!)
7、一网不捞鱼
适合年龄:2~4岁
游戏目标:锻炼宝宝走、跑以及躲闪的能力。
游戏操作:爸爸和妈妈相向而立,双手高举相握形成渔网,宝宝扮演“小鱼”绕着爸妈走“8”字,要从渔网下不停地“游”过。
当从渔网下跑过的时候,宝宝速度要快,以防渔网突然下来把自己网住。
为让游戏更加形象,更富情境,妈妈和爸爸还可以拿一块四方的纱巾或布单作渔网道具,把小鱼罩在里面。
8、抢椅子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游戏目标:锻炼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操作:准备两把小椅子,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进行抢椅子的游戏。
游戏开始,3个人一起边说儿歌边围着椅子转,等说到最后一个字的一刹那,一起抢椅子,谁没抢到谁表演节目。
如果没有合适的椅子,可以改为抢着往地上画的圈里站。等游戏熟练后,妈妈可以带领宝宝一起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爸爸妈妈要记得有意让着宝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