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沈阳自闭症的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谱系孩子的【固执】问题?
研究证实97.6%的谱系孩子至少有一种以上的固执行为,固执的形式可分为动作、口语、强迫性的收集行为、不当的恋物行为、固定形式而抗拒改变的行为。
可能的原因有自我刺激的调节、认知功能的缺陷、焦虑的表现。
因孩子不同的原因与不同的行为模式,可以选择的对策有【渐进式改变行为】、【直接制止与取代】、【事先的预防】、【转换成增强物塑造我们要的行为】、【转变为有意义性的建设性行为】。
渐进式改变行为
一次只打破孩子一个步骤,等到孩子适应了,再挑战多个步骤。
例如孩子回家要走固定的路线,家长可以在回家的路上,故意在某个路口走相反边,然后在下一个路口再转回原先的道路上,一次一点的挑战孩子的固着行为,慢慢增加孩子的弹性,让孩子逐渐接受被改变。
直接制止与取代
若家长可以搞定孩子当下被改变的情绪反应,可以直接选择制止,直接要求孩子就是要这样做,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的改变。
孩子在学习适应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布置新的任务减缓孩子焦虑的情绪。
例如孩子吵着要将积木排成直线时候,家长选择制止,同时要求孩子摆餐桌。
事先的预防
家长需要把可能引发孩子固执行为的刺激物预先排除,降低孩子行为发生的可能。
例如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店就要进去,家长要事先规划好路线避开。
转换成增强物塑造我们要的行为
将引发孩子固执行为的刺激物转为增强物模式,让孩子知道要获得这项增强物之前,先完成要求的指派任务。
例如孩子要拿绳子摇晃,那么要求孩子完成指派的积木组装后,再给予绳子当奖励。
转变为有意义性的建设性行为
固执行为看似是一项困扰,若能有效运用,将其转变为有意义性的建设性行为,那么固执行为也能成为教育孩子的好帮手。
例如孩子对于上学所有规范流程的坚持,那么就可以运用这特质,要求孩子在学校每天固定时间主动帮忙擦黑板、排列桌椅、开关电灯空调等。
每位孩子的行为模式都不一样,处理的策略会有不同,策略没有标准方式,也没有特定有效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种策略,也可以运用多项联合策略,不管是那一种,处理过程要勇于尝试,因为我们能做的就是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以上就是沈阳自闭症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如何解决谱系孩子的【固执】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